2012廢水處理過程中應用的藥劑有那些?
廢水處理過程中應用的藥劑
工業廢水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質及一些可回收利用的物質,在處理過程中需要大量運用水處理藥劑對工業廢水進行處量回收利用。
1、絮凝劑:又稱混凝劑,在處理過程中作為強化固液分離,主要用于初沉池、二沉池、浮選池以及三級處理等工藝環節。
2、助凝劑:做為畏助絮凝劑產生功效,加強混合絮凝的效果。
3、調理劑:又叫做脫水劑,主要用于對脫水前余留污泥的調理,包括絮凝劑和助凝劑。
4、破乳劑:也被稱為脫穩劑,主要用于對含有乳化油的含油廢水氣浮前的預處理,包括絮凝劑和助凝劑
5、ph調試劑:用于將酸性廢水和堿性廢水的ph值調整為中性。
6、消泡劑:主要用于消除曝氣過或攪拌過程中產生的大量泡沫。
7、氧化還原劑:用于含有氧化性物質或還原物質種類的工業廢水。
絮凝劑作用于工業廢水處理過程中的機理
水中膠體顆料微小、表面水化和帶電使其具有穩定性,絮凝劑投放到水中后水解成帶電膠體質與周圍的離子組成雙電層結構的膠凝團。采用投藥后快速攪拌的方式,促進水中膠體雜質顆料與絮凝劑水解成的膠體團的撞機會和次數。水中的雜質顆炷在絮凝劑作用下先失去穩定性,后相互凝聚成個體較大的顆粒,而后在分離設施中沉淀下去或漂浮上來。
攪拌產生的速度和攪拌時間之積可以表示在整個反應時間內顆粒碰撞的總次數,通過改變積值可以控制混凝反應效果。一般控制積值在10的四次方到五次方之間。參考雜質顆粒濃度對碰撞的影響,可以用積值作為表征混凝效果的控制參數,其中包括污水雜質顆粒的質量濃度。促進絮凝劑迅速向水中擴散,并與全部廢水混合均勻的過程就是混合。水中的雜質顆粒與絮凝劑作用,通過壓縮雙電層和電中和等機理,失去或降低穩定性,生成微絮粒的過程稱為凝聚。凝聚生成微絮粒在架橋物質和水流的攪動下,通過吸附架橋和常沉淀網捕等機理成長為大絮體的過程叫作絮凝;旌、凝聚和絮凝合起來稱為混凝。
- 上一篇:芝田鎮2012年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
- 下一篇:工業廢水處理中的技術應用活性炭